郑州银行2025开局: 投资机构减持, 业绩承压、高管变动
近日,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,3月5日,Yuanta Financial Holding Co., Ltd.减持郑州银行(06196)2011.7万股,每股作价0.9070港元,总金额约为1824.61万港元。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2.42亿股,最新持股比例为11.99%。
此次减持规模为2011.7万股,减持的股东为投资机构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一方面,港股中小银行在二级市场成交量少,让投资者失去耐心;另一方面,郑州银行近期营业收入承压,或加速机构投资者减持。
文丨财经观察站
作者丨嘉明
营收下滑 利润增长放缓
从近期郑州银行发布业绩快报来看,该银行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8.61亿元,同比下降5.90%;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8.66亿元,同比增长0.88%。虽然净利润实现了微弱的正增长,但营收已经连续多次出现下滑。
《财经观察站》注意到,郑州银行的营收增长下滑明显。2021年、2022年、2023 年,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48.01亿元、151.01亿元、136.67亿元,已连续两年下滑。
净利润方面,2021年、2022年、2023年分别为33.98亿元、26亿元、18.59亿元,连续三年下滑后,2024年净利润增速虽然归正,但整体规模依然不及前几年。
此外,在2024年的业绩报告中,资产质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截至郑州银行披露的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,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1.86%,较年初下降0.01个百分点;拨备覆盖率166.23%,资本充足率12.29%。
尽管不良贷款率环比有所下降,但与其他城商行相比,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偏高,并且是42家上市银行中最高的。而拨备覆盖率则在42家上市银行倒数第三。
上述业内观察人士表示,该银行业绩变化的背后,是市场信贷需求趋于疲弱,净息差持续收窄,这直接影响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。此外,郑州银行在零售转型上缺乏有力抓手,尚未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需要指出的是,由于郑州银行盈利能力承压,在股东回报方面,近三年,该银行累计现金分红(派现+回购)为0元。
对于近期业绩表现及分红预期,郑州银行去年二季度在接受机构投资调研时表示,结合现阶段实际经营情况和外部市场环境,本行提出了“倾斜一线,优化资源配置”和“降本增效”工作要求,高管薪酬在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基础上,自2024 年起分两年每年压降10%,同时进一步调整内部分配结构,优化薪酬分配级差,将调整出来的薪酬资源配置到基层员工,充分调动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,做好业务发展支撑保障。
人事变动频繁 副行长及行助辞职
据天眼查显示,自2024年以来,郑州银行经历了多轮高管调整。
特别是在2025年年初,高管变动较为频繁。这些变动包括新行长的上任、副行长及行长助理的辞职,以及首席风险官的聘任等。
2025年1月25日,郑州银行新任行长李红(女)的任职资格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核准。她曾在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工作16年,担任计划财务部总经理、高级业务经理、党委委员、副行长以及工会主席等职务。
郑州银行副行长傅春乔因工作原因辞去副行长职务。辞任后,傅春乔不再担任郑州银行及该行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。
郑州银行行长助理李红(女)因工作原因辞去行长助理职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位李红与新任行长同名。辞任后,她不再担任郑州银行及该行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。她持有郑州银行86,419股A股股份。
2月12日,郑州银行行长助理刘久庆因个人原因辞去行长助理职务。辞任后,刘久庆不再担任郑州银行及该行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。
此外,2024年度,郑州银行先后离职的还有职工监事、风险总监相继辞任等情况。
著名经济学家、清晖智库创始人宋清辉表示,在当前情况下,多位董监高人员变动,对一家上市银行来说是负面的,不仅影响公司管理经营的稳定,而且对品牌形象也会产生不利影响。
截至3月10日早盘,郑州银行股价盘中报收1.94元/股,下跌0.51,最近3个月累计下跌12.56%左右,跑输同期沪深300近12个百分点,该银行总市值为176.3亿元。
面对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不佳的郑州银行,市场更关心的还是其业绩短期承压、管理层的“大换血”,将给公司带来怎样的变化,值得市场持续关注。